今冬不同病毒流行会不会造成叠加感染?儿童肺炎聚集或和免疫落差现象有关

文/lyp    2023-11-27 17:36:29 1

今冬不同病毒流行会不会造成叠加感染?儿童肺炎聚集或和免疫落差现象有关。冬季一直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过去我们不太关注,其实每到冬季,呼吸道疾病的微生物分离出现两种、三种都很正常。

https://pic.danews.cc/upload/sojk/20231127/fc948b64e84c9abe3f15122f9408838c.png

 今冬不同病毒流行会不会造成叠加感染?

 随着冬季来临,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季节。肺炎支原体感染、流感等交织叠加,如何正确认识呼吸道疾病“叠加感染”?怎样应对门诊“一号难求”的情况?在11月2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的媒体集中采访中,多位权威专家应邀解答。

 11月23日,中国国家流感中心发布的最新一周流感监测显示,前一周南、北方省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持续上升,以甲型H3N2为主。秋季以来,肺炎支原体在各地呈多发态势,随着北方秋冬季的来临,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等感染人数也有所增加。

 不同病毒的流行会不会造成“叠加感染”?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童朝晖表示,所谓“叠加感染”不是今年新出现的问题,即便某些病人身上分离出多种病原微生物,但这些微生物未必都是致病的。

 童朝晖说:“实际上,冬季一直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过去我们不太关注,其实每到冬季,呼吸道疾病的微生物分离出现两种、三种都很正常。”

 如果测出两三种是否都需要治疗?童朝晖解释道,检测出两三种微生物,不一定都是致病菌,还需要靠临床大夫通过患者的病原学检测,影像学以及一些其他检验化验进行综合分析。即便检测出两三种微生物,实际上致病的可能就是其中一种。

 此外,有人担心这一波呼吸道疾病的流行与新冠病毒有关,对此,童朝晖表示,二者完全没有关系,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都是很相似的,都会有发热、咳嗽等症状。

https://pic.danews.cc/upload/sojk/20231127/1ce260943e2520c81911799e187c6f00.png

 儿童肺炎聚集或和免疫落差现象有关

 近期,由于部分学校和幼儿园出现了呼吸道疾病集体发病的情况,一些家长担心孩子会被传染,于是选择自行给孩子服用治疗呼吸道疾病的药物。

 “千万不要自行用药物进行预防,让孩子戴好口罩、勤洗手,保持良好习惯就是最好的预防。”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表示,“服用治疗的药物来预防呼吸道感染”是很大的认识误区。

 刘清泉提示,如果自行提前用药防治,吃错药、乱吃药都有可能出现耐药的问题,这不仅对孩子甚至对全部人群都可能产生影响。

 而对于孩子生病出现发烧情况,刘清泉说,孩子发烧不必急着进行输液。发烧可以靠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西药见效快,中药退烧缓慢但效果持久。医生会根据孩子病情判断是否要输液,并非所有发烧都需要打点滴。

 刘清泉说,预防主要还需依靠调理好日常生活,注重适当锻炼和劳逸结合,不去人多的地方凑热闹,保持充足的睡眠和清淡、营养的饮食。如果一些老年人本身有慢性疾病,最好去咨询医生提供具体预防方法。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官网消息,11月23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的协助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北京儿童医院与WHO举行了电话会议,并应要求在会上提供了有关呼吸道疾病和儿童肺炎聚集病例增加的详细信息。数据表明,自5月以来,我国因肺炎支原体肺炎和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而就诊和住院的儿童人数有所增加。此外,鉴于取消了疫情大流行的限制,腺病毒和流感病毒中的一些增长比历史上出现得要早,但包括北京和辽宁在内,尚未发现任何异常或新型病原体或异常临床表现,只有上述多种已知病原体导致的呼吸道疾病普遍增加。且目前国内呼吸道疾病的增加并没有导致病人负荷超过医院的能力。

https://pic.danews.cc/upload/sojk/20231127/3866c429de5ad68d9891bc0a256696a3.png

据STAT消息,WHO收到的数据也表明,新冠疫情大流行可能造成了免疫落差,疫情期间其他病毒和细菌的传播急剧减少,或导致一些儿童对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和其他引起感冒的病毒等病毒缺乏免疫防御能力。WHO流行病和大流行防范部门代理主任Maria Van Kerkhove表示,这种免疫落差正在扩大。新的检测方法能够捕捉到我国国内各地多种类型病原体的发病率,并没有出现一种新的病原体是意料之中的。这是大多数国家一两年前面临的问题。

猜你喜欢

中疾控建议尽量接种疫苗 今冬急性呼吸道疾病持续上升!

男子总拉肚子查出5处癌 警惕这几种危险的腹泻

光腿神器穿久了容易得甲沟炎吗?光腿神器怎么穿不得老寒腿?

本文网址:http://m.sojk.net/shenghuobj/33102.html
声明:本站原创/投稿文章由中医健康网编辑发布,所有权归中医健康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中医健康网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
热门评论
相关推荐
网站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