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性骨折中医治疗原则

文/匿名    2025-02-14 10:11:00 1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骨质疏松症已成为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群健康的慢性病之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也常是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首发症状和就诊原因。中医药疗法易于被患者接受,应用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前景广阔。

骨质疏松性骨折常发生在脊柱、髋部、桡骨远端等部位。据统计,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中,男性椎体骨折患病率为10.5%、女性为97%;45岁以上人群髋部骨折患病率为2.36%;80岁以上女性椎体骨折患病率可高达36.6%据估计,到2035年我国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腕部骨折、椎体骨折和髋部骨折)的年度数量将达到约483万例,2050年将增加至约599万例。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应遵循中医治疗骨折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协作的基本原则,根据病情有针对性地应用手法整复、有限固定、药物治疗、练功康复等基本方法,必要时可配合采用针刀、手术等疗法。骨质疏松性骨折虽有轻微创伤等诱因,但其根本原因为肝脾肾三脏亏虚,进而因虚致瘀,导致骨骼失养、脆性增加,故在治疗时应根据骨折三期辨证施治,同时注意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辨证施治时以“温、通、和、补"四法提纲挈领,即温通以使气行有力,增活血化瘀之效,使脉道通利;和以调和气血阴阳,缓和药性;补即补肝脾肾之亏损,气血阴阳之不足。

除此之外,还可以采取一些生活干预措施:①选择营养丰富的均衡饮食,除保证足够的钙质摄入外,还应注意蛋白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补充,达到营养均衡;②根据患者的活动能力、平衡能力、跌倒风险及全身状况,订制个体化的运动方案,包括负重和抗阻力运动;③戒烟限酒;④适当光浴。

参考:《骨质疏松性骨折中医诊疗指南》一中医正骨杂志2023年1月第1期


本文网址:http://m.sojk.net/yunfusp/33482.html
声明:本站原创/投稿文章由中医健康网编辑发布,所有权归中医健康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中医健康网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
热门评论
相关推荐
网站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