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干预的方法有哪些?
4条回答
来自新疆的热心网友回答
1、成立心理干预小组,制定心理干预工作制度。 成立心理干预领导小组和以心理老师和心理援助志愿者为主的工作小组。制定《学校心理干预方案》、《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和排查制度》、《心理健康档案与信息反馈制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等一系列工作制度,有力保障了整个干预工作的顺利进行。
2、在灾区学生到校当天,面对全体以心理讲座形式进行第一次心理干预。 主要是讲解地震后可能产生的心理反应,这些反应是否是正常的震后心理反应,应该如何对待,怎样才能减缓心理创伤等,以此保证学生能尽可能以平和的心态开始新的学习和生活。
3、开展心理调查和测评,了解灾区同学的整体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心理评估。
4、建立心理档案,确定不同层次心理干预人群,建立心理状况信息反馈制度。 通过心理调查和心理测评,锁定了不同层次的干预人群,并初步建立学生心理档案。通过建立心理档案,我们初步确定了不同层次的心理干预人群。
5、开展教职工心理干预知识全员培训
组织教职工培训,专门讲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缓解学生情绪,积极面对生活。
6、专门开设心理辅导课,进行系统心理干预。根据课程安排,每个班每周有两节心理辅导课,并由专业心理辅导老师授课。
7、通过多种形式进行个别咨询与辅导,提高心理干预针对性。主要通过以下形式开展个别心理干预:面对面的个别咨询、电话咨询、信件咨询。
8、心理健康与心理干预知识的宣传除了通过讲座、心理辅导课的形式让同学了解灾后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我们还通过编印、分发小册子《心理自助》的方式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
9、开展“手拉手我们是一家”心理援助志愿者爱心活动组织志愿者开展了“手拉手我们是一家”心理援助志愿爱心活动。与灾区同学积极进行心灵沟通,为他们更好的学习、生活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1)针对不同的心理援助人群,开展一对一结对子活动。(2)为送去同龄人的祝福和爱心礼物。(3)和一起过好生活,在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中宣泄情绪。
10、以同学为主体,积极开展心理互助活动。“同辈”辅导本来就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非常好的方式。并做简单培训,通过心理委员的工作,及时反馈本班同学的心理状况,并力所能及的开展心理互助活动,营造一个团结、温馨的氛围,起到了很好的心理干预效果。
来自浙江的热心网友回答
在生活中,当你发生心理问题而自己不能排解时,你有没有想过去找心理医生呢?大多数人的回答可能是否定的。而一些不良情绪的出现,极有可能是某种心理疾病或生理变化的反映。因此,遇到心理问题去找心理医生,理当成为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常识。 心理医生与其他医生的根本区别在于,心理医生是通过探究每个人的内在气质、性格和环境、面临的困难等具体的因果关系,通过引导、启发、转移、排解等方法达到缓解心理压力的目的,并能给予积极的治疗建议。对于患者而言,心理医生是一个平等的交谈伙伴,他所给予的心理治疗建立在对人本质的理解的基础上,是深层次的心理治疗。 如今,人们逐渐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社会的相关服务也在加强。有些大医院开始设立心理咨询门诊,一些单位和社会团体开办心理咨询机构,报纸、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也积极参与,或开辟心理咨询专栏,或进行专题讲座。这些形成了医疗心理咨询与社会心理咨询共存的局面。也许,在心理诊所门前,人们仅仅需要“有病求医”的那份坦然。 在国外,对从事心理医生这项工作的人是有严格专业要求的,如美国要求具有临床心理学博士、哲学博士或教育学博士的学位。相比之下,我国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员大多数没有接受过必要的专业训练,有的是从医学、社会学、伦理学等转行过来,还有的仅凭着丰富的人生阅历和较好的口才在做这项工作。另据了解,如今全国的几百所大学中只有为数不多的大学开设有心理系,比起全社会的需求还是微不足道的。 专家强调,心理咨询是一项高智商、高科学知识含量的脑力劳动,绝非一副热心肠就能胜任。一个合格的心理医生应经过专科训练,有医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对伦理、德育等方面也应有深层次的研究。他提供的服务不再是一般性的安慰、鼓励和说教式的指导,而是具有系统性、结构性和深层次的心理干预。要使心理卫生这项事业得到健康发展,心理医生必须走职业化的道路,心理医生的劳动应该体现其特殊的价值。 目前,国内的医疗卫生体制正在进行重大改革。从长远看,根据疾病构成发生的根本性变化,只有建立起适应社会发展的“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在广大的社区实行全科医生制度,从以往的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为中心”,注重对生命内在质量的关怀,注重对人性的关怀,才能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健康需求。
来自福建的热心网友回答
(一)强化干预
(二)模仿干预
(三)厌恶干预
(四)放松干预
(五)系统脱敏干预
什么是系统脱敏干预?系统脱敏干预又称缓慢暴露干预、交互抑制干预。它是20世纪50年代由南非精神病学家沃尔帕创立的。系统脱敏干预是指强化一种行为,以达到抑制、减弱另一种与之不相容反应目的的干预方法。其含义是,当某些人对某事物、某环境的反应过“敏”(害怕、焦虑、不安)时,我们可以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本来可激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引起敏感反应(脱敏)。
(六)满灌干预
1.什么是满灌干预?满灌干预又称暴露干预、冲击干预和快速脱敏干预。它是强制学生直接接触引起恐怖焦虑的情境,坚持到恐怖和焦虑反应消失的一种快速行为干预方法。干预过程中,要向学生说明干预技术带来的焦虑是无害的,只有学生体验到严重的紧张焦虑并耐受1—2小时,恐惧焦虑的情绪才能消除。在干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使用该法之前要了解学生的各种情况,以免发生意外。
(七)角色扮演
1.什么是角色扮演?角色扮演又称行为排演。它是指角色承担者按其特定地位和所处情境遵循角色期待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角色行为。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习改变自己旧有的行为或学习新的行为,并进而改变自己对某一事物的看法。
(八)理性情绪干预
(九)支持性干预
来自江苏的热心网友回答
老年心理健康干预的方法
子女都忙于工作,孤独、感情的匮乏,对远在外地子女的念叨和放心不下。老人为子女操劳一辈子了,他们的独立老人一下子好像没有事干了,身体也逐渐老迈,想做什么事都有些力不从心,对比以前心里落差巨大。
经常往家里打电话,让老人知道你的状态不在惦记你。可以组织一场聚会,让同样境况的老人们坐在一起吃饭喝茶,谈心聊天,尽量让老人快些适应现在的生活状态,重新规划生活。
子女结婚了,组建自己的家庭,年轻人就会想跟父母分开,这样老人会觉得自己被嫌弃不被需要了。子女还是尽量不要分开迁就老人,安慰老人让他们知道自己还是重要的,就算分开住也要经常回家吃顿饭聚一聚。
老年丧偶也是人生一大憾事,到了老年已经不仅是夫妻了,还是亲人,相互陪伴。但其中一方的先行离去,剩下的一个怎么办。另找配偶搭伴过日子很有必要,老人有意另找配偶子女们不要阻止,还要积极为老人张罗,不要感觉对不起去世的亲人,还是生者为大。
对于未知的恐惧,生命已经过去了一大半,走到了生命的末端,很少有人能坦然面对。要开解老人活在当下,享受现在的生活,尽量让老人愉快吧,给老人找到生活乐趣,做一些娱乐项目,比如跳舞、下棋。有空的话陪他们去旅游,散心。
有些老人因为疾病的原因,生活无法自理或者行动不方便,在不开阔的环境中天长日久就会憋出问题,家人一定要多花些精力,常跟老人聊天,讲讲最近发生的事,说一些趣事解解闷来缓解一下情绪。
如果精力有限,送到养老院也是不错的选择,其实这样可以更好的照顾老人,养老院里面拥有各种医疗设施,医护人员,他们可以24小时的精心照顾,比家人能更好的照顾到老人。不过家人要做到经常去看望老人。
没有退休金的老人这时失去工作能力,不能工作就没有经济来源,一方面老人觉得给子女增加压力了,另一方面俗话说养儿防老,可现实中并不是人人这么有自觉,还是要解决经济问题,早做打算买养老保险提高养老保障才是根本。
本文地址:http://m.sojk.net/wenda/46.html